摘要:廣東省登革熱診療指引2013年版概括了登革熱中醫辨證四個證型,也提出了中醫治則治法,推薦了四個證型的方藥和中藥制劑。通過這兩年對登革熱的治療已經初步總結出了登革熱的核心病機是邪毒致瘀。
據中國之聲新聞報道,登革熱疫情近來在中國南方省份呈高發態勢,對此世衛組織表示,中國南方的登革熱疫情與蚊密度與人口流動有關系。
據了解,目前中醫藥參與治療登革熱的患者高達96.4%,中醫藥在減輕癥狀、縮短發熱時間和提高血小板方面具有比較顯著的效果。
目前了解到廣東省中醫院收治了233例的登革熱的患者,中醫藥的參與治療率已經達到了100%,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收治了157例中醫藥的治療參與人員,超過了9成。
現在根據廣東嶺南地區的氣候特點,登革熱的發病季節及病情變化的轉軌,目前當地已經制定了廣東省登革熱診療指引2013年版,概括了登革熱中醫辨證四個證型,也提出了中醫治則治法,推薦了四個證型的方藥和中藥制劑。
通過這兩年對登革熱的治療已經初步總結出了登革熱的核心病機是邪毒致瘀,因此,治療原則以“毒瘀并治”為主,治療方法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化瘀”。
廣州部分醫院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防蚊滅蚊為主要手段,加強醫院的隔離措施為保障的全面的登革熱防控措施。中醫院今年已經收治住院登革熱的病例197人,完成了10例重癥,5例危重病人的救治。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之前在廣東督導檢查的時候,強調這段時間廣東省的氣候環境是適合登革熱病毒媒介伊蚊孳生,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所以他強調要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大力開展環境的衛生整治,最大程度的減少死亡,發揮中醫藥在登革熱防控中的獨特優勢。